新闻中心

涉县职教中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8-09-04 北方国际汽车教育学院

  涉县职教中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0年、1992年、2005年三次被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同时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培训示范点、河北省技能型紧缺人才、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贫工程培训基地、2015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劳动资源部联合审核,认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学校为公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有土地面积111333.4平方米167亩,生均土地面积52.47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34337.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学校具有高标准的教学实训设施和场地,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办公、文体活动、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智能化校园。 
2011年,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申报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2012年6月项目批准立项,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办学要求和办学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得以健康有序推进,学校得到长足发展。2014年9月通过省级验收,2015年9月国家层面审核验收公示。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3900余万元,其中实训设备总值1680万元。2015年11月,学校正式申报了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二)学生情况 
1.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 
近几年,由于初中在校生数量急剧下滑,招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招生数量为976人,在校生数量为1793人。2016年招生数量为984人,在校生数量为2122人。2016年学校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联合招生56名,与天津第一商业学校联合招生65人,与天津红星职专联合招生40人。 
2.毕业生规模与巩固率 
学校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2015年毕业生数量为1173人,巩固率为98%。2016年毕业生数量为517人,巩固率为99%。 
3.培训规模 
学校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立足企业,服务社会,长期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工、焊工、提升机、矿山安全检查人员等)培训、退役士兵就业前培训、农村残疾人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育等。2014-2015学年度完成培训人数11000人,2015-2016学年度完成培训人数6100人。 
(三)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在册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总数165名,生师比为12.86:1,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76 名、专业技能课教师89,兼职教师16名,兼职教师比例8.8%,专任专业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53.94%,双师型教师66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74.16%。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名、大学本科158名、专科及以下6名;高级教师职称54名、中级教师70名、初级教师及以下41名,师资力量雄厚,完全能够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表3  专任教师情况统计一览表 
学年度 
 2014-2015 
 2015-2016 
专任教师数量 
 163 
 165 
“双师型”教师数量 
 59 
 66 
兼职教师数量 
 33 
 16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数量 
 157 
 159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数量 
 1 
 1 
高级职称教师数量 
 52 
 54 
(四)设施设备 
 拥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的操场一处,多媒体功能的教室76多个、大型多功能多媒体会议室2个,专用录播室1个,舞蹈厅1个,图书室2个、微机房5个、计算机约400台,具有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2788台(套),实训实习工位1600个,总价值达1680余万元,生均设备价值达到7917元。 
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安排2名图书管理员进行全面管理,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图书馆有书库1座、教师阅览室1个、学生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6.9万册,较上一年度增加4000余册,生均32册。每年订阅各种报刊杂志120余种,电子图书20G。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确保全体学生拥护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注党的方针政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或集体利益,并将个人利益同国家和集体联系在一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学校加强文化课、专业课教学工作,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抓好两操一课,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操作技能和身体素质。在2016年组织的2014届学生毕业考试中,文化课合格率98.7%、专业技能合格率99.3%,体质测评合格率99%,毕业率99%等。 
(二)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及时征集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等,让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教学环境、业余生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工作成效明显,学生各项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 
毕业生跟踪调查已呈常态化,对工作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二次安置,对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学生免费回校培训,受到全体毕业生一致好评,毕业生满意度在98%以上。 
(三)资助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均能顺利完成学业。所有学生均享受免学费政策,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给予助学金补贴。根据学校文件要求,公平、公正地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本年度共完成1339余名同学的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工作,未出现违规或学生上访现象;为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审核完善了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21名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学费减免和补助计21000余元,通过以上帮扶措施最大程度的使经济困难学生得以安心学习。 
(四)就业质量 
2016年毕业学生数量为517人,初次就业人数(含升入高等院校人数)为476人,初次就业率为92%,较上年度提高2%;对口就业人数为69人,对口就业率为83%,较上一年度提高2%。 
学校每年都根据社会需求对所开设专业与招生人数进行相应调整;个别学生毕业后不愿意或不适合从事原工种,学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安排。学生初次就业起薪平均2000元,一年实习期满后能达到3000元以上,大部分企业实习学生享受五险政策。 
学校“一手抓就业,一手抓高考”,要求师生首先要明确高考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考纲要求调整复习方向、优化高考资源;其次要强化技能训练,全方位备战,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进行技能操作,切实提高技能成绩;第三要精诚合作,减少失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利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优化复习设计,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考成绩。2014年本科上线26人,上线率25 %,2015年本科上线6人,上线率8.5%;2016年本科上线8人,上线率11.4%。2016年对口升学增长率为2.9%,基本实现对口升学稳中有升。 
(五)职业发展 
1.学习能力 
我校不断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求知、做事和发展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首先教育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善于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会学习”;第三是通过实训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刻苦训练,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 
2.岗位适应能力 
我校通过建立北方汽修场等实景式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以第二课堂和校外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技能和观察社会,学会了冷静而理智地审视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在社会实践,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不断适应岗位要求,为完成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3.岗位迁移能力 
我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分年级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就业心理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化心态,树立了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生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心理到技能提高了岗位迁移能力。在加强专业技能修炼的同时,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专多能的选修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业。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所开设专业予以及时调整,停止戏剧表演、酒店管理、建筑装饰等专业的招生,增加高铁商务、网站设计、3D打印技术、无人机操作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等专业。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各专业均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走访,认真编写了《市场调研报告》。并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学校公共基础课 
学校开设有数学、语文、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公共艺术课等公共基础课,确保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专业设置 
立足服务县域经济社会、根据涉县行业需求,学校现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汽车维修与运用、会计电子化、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管理、电气焊技术、数控技术等六大类15个专业。其中果树花卉生产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汽车维修与运用四个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骨干专业。 
课程设置服从专业课教学要求。经常邀请专家委员会成员来校,进行教学指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12本。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摸索课程体系改革的新做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 
大力宣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把做与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实现了由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向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转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积极推行“师生互动、高效有趣”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专业实训课教学积极推行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大力倡导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场景教学法等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增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式”教育,全面打开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了《涉县职教中心“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学生管理制度》、《涉县职教中心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积极牵头推进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形成了“集团领航、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与上海沪东造船、北京商鲲等11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天津红星职专、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与北京瑞云档案管理公司、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现有277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与北大青鸟、北京智扬北方国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华昌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鲲四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现已有267名学生通过面试考核在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顺利就业。 
“将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进入角色”,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新招。我校每年都根据专业授课情况,适时的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2016年学校与北京瑞云档案管理公司、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现有277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与北大青鸟、北京智扬北方国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华昌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鲲四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现已有267名学生通过面试考核在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顺利就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5.信息化教学 
学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拥有多媒体教室投资250万元完成校园网升级、多媒体教室和录播室等的维修改造。升级和改造了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建成了高标准核心机房;建成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搭建了数字教学资源库系统;建成四个重点专业的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了高清录播系统等。数字化校园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学校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提高了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增强了我校的吸引力。 
6.实训基地 
学校自筹90万元加大了对重点实训室的装备建设,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投入47.4万元,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投入113万元、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投资107.6万元,其它专业共计投入92万元,主要用于新设备购置和维修工具的充实。利用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央资金1000万,投资1264万元建筑8316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项目主体已完工。 
7.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2016年,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建设了2T的教学资源库,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全校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系统服务。 
8.技能竞赛 
2016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级技能大赛,多次斩获殊荣。其中,省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1人,省级团体优秀奖2个,市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学校大力表彰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能”的良好局面。 
9.教材选用 
学校各类教材大部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小部分采用学校自行编写的校本教材。 
(三)教师培养培训 
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战技术为切入点,制定了《涉县职教中心教师培训制度》,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培训后“讲”、进厂“练”、师傅“带”、校内“赛”、企业“聘”、制度“激”等多种方式打造师资队伍。以培养与引进并举、进修与实践并重、学校与企业互通为举措,初步形成了“三工程一计划”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业带头人“研究课”四阶递进成长;教师国培、省培、企业实践和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车头带动以及校企共育双师队伍互通桥计划的实施,师资整体水平提升2015-2016学年度培训费用达12万元。 
1.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利用寒暑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2016年,学校举行了专业课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文化课教师青年教师教法大赛,并选派14名教师参加国家、省专业教师提升素质培训,营造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2015年国家级培训5人次,省级培训8人次,市级培训8人次。2016年省级培训12人次,市级培训7人次。 
2.师德专题培训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新教职工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以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目前,已对在编186名教师全部轮训一次。 
3.班主任培训 
组织班主任参加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几年来未出现违法犯罪现象,深受企业青睐。 
4.校本培训 
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更好把握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 
5.企业实践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一个月,以学徒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定期岗位轮换,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扎实提高专业水平。目前,89名专业教师全部达到实践要求,实现从普通型专业人员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四)规范管理情况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职教形象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贯彻教体局“先进理念、创新管理、科学教研、优质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三全管理”,巩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成果,树立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力争三个满意(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和社会满意),发扬“讲良心、尽责任、重诚信、勇担当”的职中精神,固基础,强品牌,创特色,走内涵发展道路。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突出抓好德育教育和技能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为充分激发活力,改善职权配置,适应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实行五大专业、处室管理结构,全面改革管理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行督导室、各处室、专业室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检查体系,做到检查有力、落实到位、整改及时,全面提高学校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2.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规范公正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专业室工作考评办法、专业室教师工作量考核方法,技能大赛奖励方法和外聘教师管理规定等。(1)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学成绩稳步提高。(3)加强教学监督检查,完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4)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完善实训动态调整机制。(5)引入教学诊断机制,全面开展教学改进工作。(6)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学生管理,创建文明校园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力度,力求在严、细、实上下工夫。 
(2)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进步,提高教育效果。 
(3)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4)全方位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4.加强财务管理,做好后勤保障 
学校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学校资金管理制度》,严格资金支出使用手续,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教学设施、实训设备采购全部按规定公开招标,程序规范。学校内部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每年年终都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财务收支预算。 
在后勤工作方面,学校出台规章制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后勤工作人员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眼口勤、心善思、手脚快”的工作状态,高效管理,优质服务,消除隐患,更好的满足全体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完美服务。 
5.加强安全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以“一失万无”的态度对待安全教育,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完善工作措施,利用特色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引领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做严做实。(1)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演练。(2)构建安全体系,落实一岗双责制度。(3)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4)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就业、服务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 
(2)学校领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知名学校学习,向名优企业学习,及时掌握职教新政策、新动向,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3)学校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凡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通过。 
(五)德育工作情况 
1、开展了一学期两次的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逃生演练,做到了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2、打造了一百个精品主题班会;组织班主任老师每个人学会了五十个学生游戏;举办了队列队形、内务整理比赛;完成了涉县职教中心学生一日常规的制定。 
3、举行了教师节行谢师礼、致谢师词;筹备了千名家长进职中活动,进行了感恩教育;调整、规范了两操搞活动;从内务、作息等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组织体育教师自编了校园团体操,并组织了实施;建设了涉县职教中心德育资源库。 
4、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学生的团员意识,促进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发展团员工作,各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和入团积极分子学习《团章》,发展新团员220余名。 
(六)党建工作 
在学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总支高度重视,迅速反应,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学校党总支部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行研究部署,专门成立了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配档表,并于5月10日,集中全体党员举行了“两学一做”座谈会,正式启动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校党总支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教材读本;全体党员结合学校工作和自身实际情况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对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主推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做一名合格党员,当一名称职教师》为主题的上党课活动;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校外义务劳动、集中观看红色教育视频等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佩戴党徽、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大大增强了党员自律意识,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认真学习“七一”讲话,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学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每年举行一次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选出模范党员和优秀党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发展党员,并做好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工作;按上级规定按月足额收取党员党费。 
3、依法换届选举 
学校党总支于2016年12月29日召开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会,选出新一届党总支书记申金生、副书记牛印换及邰生来、宋海文、姜爱民、冯石宝、张晓刚5名委员,按照全校党员具体情况,将全体党员划分为行政和教学两个党支部,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快速发展。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开展“订单式”教育,全面打开校企合作新局面 
2015年以来,我校主动调查市场,走进企业,2016年学校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联合招生56名、天津第一商业学校联合招生65人、天津红星职专联合招生40人;与北京瑞云档案管理公司、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现有277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与北大青鸟、北京智扬北方国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华昌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鲲四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现已有267名学生通过面试考核在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顺利就业。 
2.共建实训基地,开辟师生实践平台 
2015年至今,我校在以往见习基地的基础上,又扩大到不同专业的45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专门为我校师生设置实训岗位,制定具体的实践培训计划,实行“一生一师”制,把专业教师和学生分配在企业的各个岗位进行锻炼学习。通过进企业学习,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也找出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同时使学生感悟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熏陶下,有助于学生认识职业的特点,通过实践的锻炼,促进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形成了健康的劳动态度,树立起学生敬业爱岗、与人合作的职业道德,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学生实习情况 
1.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为做好实习管理工作,学校注重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宣传国家各种法律法规,发送各种职场知识,让学生平时了解实习就业各方面知识。同时,在实习就业前,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岗位培训教育。学校会对他们进行就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修养提升、健康心态、学校实习管理规定等全面培训,重点要搞好以敬业和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岗前培训合格的,才允许上岗就业实习。 
学校高度重视实习就业管理工作,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延伸到企业,为学生和企业服务。招生就业办公室经常联系班主任、学生家庭、就业单位,对就业学生建立起立体化管理模式,把学校对学生管理方法和经验带到企业,配合企业进行管理,帮助学生渡过困难的适应期,使学生尽可能快的完成角色转变,控制实习期间的流失率,对学校声誉、学生岗位成才、企业稳定生产都有很大益处。 
2.搞好市场调查,全力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坚持"与市场同步",遵循"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原则,立足市场,掌握最新的就业动态,加大对用人单位的考察力度,构建并完善“招生——就业——服务”的全方位立体化格局。学校先后对省、市、区60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企业调研,既了解了社会用工信息、获取了企业用人订单,又宣传了学校,使就业安置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学校对安排就业做到了“五个不准”,即未进行考察的企业,不准安排就业;未对学生提供两个用人单位供学生选择的,不准安排就业;未经家长同意的,不准安排就业;未提供教师带队管理的,不准安排就业;未安排学生在本企业住宿等生活的,不准安排就业等,切实保障学生就业。做到了学生在外工作安心,家长在家放心,学生质量单位放心,真正提高了学校声誉,打通了“出口”,拓宽了“入口”,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与企业沟通协作,提升实习就业指导服务 
近几年学校重视实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强调实习就业指导要服务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企业需求,强调打造学校毕业生的精品发展思路。在学生实习稳定后,学校与实习单位沟通协作,重点加强跟踪服务管理,包括“召回培训”和“成才帮助”,即将用人单位不满意的学生召回重新培训,将用人单位满意的学生加以指导,以学校的力量协助他在企业中得到提升,这样在就业市场中形成良好的员工品牌,也为学校在招生市场中留下好的口碑,体现了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办学理念。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组建几年来,职教集团从幼小走向成熟,从外延扩展到内涵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在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积极牵头推进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形成了“集团领航、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与上海沪东造船、北京商鲲等11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天津红星职专、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专业联盟和职教集团的成立,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的聚集效应,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发展现代职教,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门类齐全,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发展要求,校企合作形式多样,特色突出,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实训、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校外实习等形式增强了动手能力,发展了专业技能,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且公德意识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遵纪守法观念,诚实守信,发展较好。 
学校严格的管理、高水平的教学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区内外骨干企业纷纷慕名而来,形成了校企合作、供求两旺的可喜局面。为了确保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学校采取了产校结合的办学方式,实现了招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已连续多年供不应求。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毕业生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企业对学生满意度都在98%以上。 
(二)社会服务 
学校立足推动社会发展、振兴当地经济为社会服务总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专业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面向全社会传播职业技能技术,传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2016年,学校与劳动就业局、农牧局、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局、省教育厅、交运局、工信局、科技局8个单位积极联系,完成扶贫培训210人次;引导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局职业技能培训4800余人次;其中交运局驾驶员从业资格3000人,工信局企业统计人员100人。社会培训工作的全方位开展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办学功能、彰显了我校的办学实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 
1.建立培训体系,构建培训机制,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及培训形式。 
2.严格要求,认真组织,尽职尽责,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和培训工作,高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培训工作任务。 
3.规范培训管理,遵循教育规律,满足学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4.建立优秀培训人才和精品培训课程资源库,为社会服务和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5.做好跟踪服务,加强后续指导,促进培训综合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对口支援 
1.2016年学校对口支援更乐镇张家庄五街村。 
2、按照河北省教育厅、人社厅关于印发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全省49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确定了帮扶任务,旨在发挥省内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结对帮扶工作自2016年10月21日起,至2019年11月2I日结束,总时限三年,从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快产教融合进程、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五大方面完成帮扶工作任务。11月10日上午,我校与广平职教中心签署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任务书》。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在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中,利用部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省专项资金270万元、学校自筹90万元加大了对重点实训室的装备建设,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投入47.4万元,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投入113万元、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投资107.6万元,其它专业共计投入92万元,主要用于新设备购置和维修工具的充实。利用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央资金1000万,投资1264万元建筑8316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项目主体已完工;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校的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多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学校基础建设、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落实职业教育经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三是给予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环境。根据本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业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七、特色创新 
(一)导师引导 
学校实施“领导包部、主任包班、教师包生“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学生除班主任直接管理之外,所有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分包学生,与三五个学生结对子,从思想上引导、行为上训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制,专供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和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二)百师访千家 
学校大力推行家访制度,充分利用节假日、星期天等时间,开展了影响巨大的百师访千家活动。所有教师对全体学生按照“导师制”包生情况,进行了电话访问或实地家访,深入详细的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家长面对面剖析了学生性格的优缺点及形成的过程,由针对性的提出了学生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职教政策送进千家万户,既取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理解,沟通了家校感情,又对学校是一种无声的宣传,学生管理事半功倍。 
(三)国学进课堂 
学校在县域内率先将国学传统教育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并聘请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宣讲。全体教师分为两组,分别在周一、三或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到电教馆参加学习,有资深、经验丰富的高级语文教师进行讲解,教师诵读,当场记忆,在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全体学生每天晨读全体学生诵读、每节课前三分钟诵读、语文课和道德礼仪课固定节数作为国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时间等,以“学会做人”为切入点,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实行“八条杜绝、六个底线” 
针对学生管理,我校出台“八条杜绝”即杜绝迟到、早退、旷课;杜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杜绝上课玩手机、睡觉;杜绝不按时作息、在宿舍乱喊乱叫、乱泼污水;杜绝乱到饭菜、就餐不排队;杜绝校园骑车、践踏草坪;杜绝奇装异服、在校园穿拖鞋、背心;杜绝男女生交往过密。凡违反“八条杜绝”一次警告,两次开除学籍。 “六条底线”即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翻墙外出、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校园;损坏公物、盗窃公私财物;顶撞老师、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抽烟、喝酒。凡违反以上任何一条底线者,给予开除学籍处理。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生源问题。 
目前我校生源严重不足,和国家规定的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是在每年的高中招生人数的数量分配上,留给我校招生的空间非常小,即使将一中、二中生源之外的全部学生都招到我校,数量也远远不足;二是在初中、高中分流的问题上,目前还没有出台一个成型的规定,使得分流的效果也不佳。 
(二)资金问题。 
目前我校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亏空是一笔不小数目。希望:一是督促落实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中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保证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督促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保证职业教育投入;三是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保证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同级普通学校。 
(三)师资问题。 
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存在严重不足。为此,我们希望:一是改革现在的定员定编做法,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相对灵活的机制,学校据每年生源、专业情况上报师资缺口情况,人事主管部门予以配置或学校提名人事部门给编制;二是给予学校相对的用人权,学校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可以到社会聘请所需教师、费用由财政负担;三是在出台招聘教师的政策时,对我校专业课教师的招聘打破师范类的限制,可以现招聘进来、再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制度。
 

在线报名

提交信息,我们24小时内给您回电

该信息已加密,该通话对您免费

给您回电

我们将立即回电。该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手机请直接输入,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2xxxx